今日的波蘭仁慈之母女修會瓦蓋夫尼基聖若瑟會院
兩次世界大戰前的會院外貌(仁慈之母女修會資料圖片)
為向聖人致敬,修會更有兩間會院奉獻給他。其中大家熟悉的克拉科夫(Kraków)瓦蓋夫尼基(Łagiewniki)會院(包括會院小聖堂),就是以聖若瑟為名(波蘭文Józefów,因整個會院面積頗大),於1891年8月20日祝聖,現已成為波蘭天主慈悲朝聖地。而聖若瑟小堂,因恭放了畫家海拿繪畫的慈悲耶穌畫像及聖傅天娜修女的聖髑,更是世界敬禮天主慈悲的中心。不過,聖堂內右邊的小祭台,仍然一直恭放著聖若瑟懷抱嬰孩耶穌的畫像。瓦蓋夫尼基會院聖若瑟小堂,今天成了世界敬禮天主慈悲的中心
(Łagiewniki)
另一間奉獻給聖若瑟的會院,位於華沙市郊格羅果庫夫區(Grochów)埃特曼斯克街(ul Hetmańska),以「小若瑟」(Józefinek)為名。這會院本用作修女與所照顧的婦女們休憩的地方,1927年臨時會院落成。現今這會院已改作護養之家,專門照顧年長及患病的婦女,實踐愛德服務。
埃特曼斯克街會院(ul Hetmańska)
聖傅天娜修女與瓦蓋夫尼基會院關係密切,1926年4月30日她在聖若瑟小堂領受會衣和會名;1928年4月30日首次宣發暫願,1933年5月1日宣發永願。最後於 1938年10月5日回歸天國,瓦蓋夫尼基聖若瑟會院是她修道生命的見證。
昔日聖若瑟小堂內貌(兩次世界大戰期間)(仁慈之母女修會資料圖片)
今日之天主慈悲朝聖地聖若瑟小堂內貌(Łagiewniki)
至於埃特曼斯克街會院,聖傅天娜修女於1929年6月至7月被派到該地短暫服務。雖然歷時短促,她卻甚得所照顧的女孩們喜愛,甚至有些承諾要追隨她到她將調任的會院。
聖傅天娜修女當然非常恭敬耶穌的鞠父,她寫日記時,常在每段開始先寫上「+耶穌、瑪利亞、若瑟」;而在日記裡,她記載了四次聖若瑟的顯現。
埃特曼斯克街會院花園,聖若瑟手抱聖子像(ul Hetmańska)
第一次是1936年2月2日獻主節,聖女在彌撒中看到聖母與耶穌聖嬰,聖若瑟站在他們背後。聖母在那次顯現中,把耶穌聖嬰交給了她。(日記608)
第二及第三次都是在子夜彌撒中,1936年,她在神父舉揚聖體前的一刻,又看到聖家,聖母也將耶穌聖嬰遞給她(日記846)。1937年,她看見聖家在白冷,聖母用襁褓裹著耶穌,聖若瑟本睡著,當天主的光喚醒他時,他也開始祈禱。(日記1442)聖女以上的三次神視,都是看見聖家緊密地倚靠在一起,聖若瑟總細意地護守著聖母和聖嬰。如此仁慈的聖人,當然不會忘記護佑幼小的聖女。1937年7月,肺病已極嚴重的傅天娜修女調往拉布卡(Rabka)會院休養,當時她既飽受病苦的折磨,也因耶穌要她成立新修會的問題不勝困惱。慈祥的聖若瑟向她顯現,囑咐她要恆久敬禮他,每天唸三篇經文:天主經、聖母經和聖三光榮經各一遍,以及一遍求爾記憶(波蘭文Pamięć)(修會每天誦唸的敬禮聖若瑟禱文)。聖女記錄說:
「他(聖若瑟)非常仁慈地看著我,讓我知道他是多麼的支持這項(慈悲)工程,他答應給我特別的助佑和保護。」(日記#1203)
手抱耶穌的聖若瑟像,面對著瓦蓋夫尼基
天主慈悲朝聖地的聖若瑟會院(Łagiewniki)
從此,聖傅天娜修女每天虔心誦唸聖若瑟要求的禱文,並感到聖人給他特別的支持和護佑。 ‧Bernadette Lam‧
(圖文轉載或引用,請注明出處:藍色日報/ BlueDaily。謝謝合作)
「天主慈悲的花果JuT(耶穌,我信賴祢)」
慈悲禧年過去了‧天主慈悲完不了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