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1月16日星期五

黎明門上的仁慈之母

今天 (16/11) 是黎明之門之母 (Our Lady of The Gates of Dawn) 紀念日,黎明之門 (The Gates of Dawn) 是世界著名的聖母朝聖地,位於立陶宛 (Lithuania) 首都維爾紐斯 (Vilinus)1927年,教宗庇護十一世將門上小聖堂內恭奉的聖母像,冠以「仁慈之母」(Mother of Mercy) 名號,表達對聖母高度的崇敬。
30年代的黎明之門
黎明之門
黎明之門落成於1522年,當時立陶宛屬波蘭領土。十六世紀初,為害怕韃靼入侵,維爾紐斯動工修築五個城門來保護。黎明之門位於城東一角,因此波蘭文稱它為 “Ostra Brama” (Ostra代表尖端,Brama是門的意思) 。而由於黎明象徵聖母,所以這門也慣稱為黎明之門。維爾紐斯在歷史上經歷多次戰亂,所有城門都被毀掉,唯獨黎明之門屹立不倒,人們深信是仰仗聖母的護佑。
在城門上懸掛聖像是歐洲的傳統,為祈求聖人的保護。在黎明之門懸掛的聖母畫像繪製在橡木板上,是拜占庭風格,作者已不可考。對畫像的公開敬禮約始於16551661年波俄戰爭時,據說人們看見黎明之門聖母晚上在天空顯現,看守全城。維爾紐斯政府其後把黎明之門連同聖母畫像交給聖衣會士照顧。1671年,修會在城門側建了一座木製小堂,恭放畫像,並為畫中的聖母像加上銀造的外氅。
19世紀中葉畫家筆下的聖堂
1761年聖衣會士出版書籍,記載1671-1761年間藉黎明之門聖母的轉禱而發生的奇蹟,共有十七宗。首宗發生於1671 (即聖母小堂建成的一年) ,一名兩歲小孩在樓房頂層墮下死了,他的父母懷著信德,抱著孩子立刻到黎明之門向聖母求助。翌日,該孩童竟安然無恙。1676年,黎明之門聖母被尊為維爾紐斯的主保。
小聖堂內祭台及畫像今貌
1702年,瑞典軍隊佔領維爾紐斯,侵略者是新教徒,禁止人們在黎明之門唱讚美聖母的歌曲,又嘲笑聖母畫像,一名士兵甚至向畫像開槍。但在聖周六早上,沉重的城門突然下墜,把四名瑞典士兵擊斃;翌日 (復活主日),立陶宛軍隊更成功反擊,民眾深信是聖母顯了大能。除此以外,還有無數治癒的奇蹟。
1927.7.2 出席加冠禮的政要
1773年,教宗克勉十四世向敬禮黎明之門聖母的信友頒發全大赦。1927年,教宗庇護十一世授予畫像「仁慈之母」的稱號,同年72日,聖母畫像的隆重加冠禮於維爾紐斯主教座堂外舉行,華沙總主教亞歷山大‧高華斯基樞機 (Cardinal Aleksander Kakowski) 主禮,波蘭總統伊格納齊‧莫希奇茨基 (Ignacy Mościcki) 也有出席。
畫師尤金的畫室在此小樓房下層
聖傅天娜修女19335月被調派到維爾紐斯,在神師蘇布高神父的協助下,找到畫家尤金(Eugeniusz Kazimirowski)繪畫慈悲耶穌畫像。尤金的畫室在黎明之門附近,聖女與院長每周到畫室向畫家提供指導前,總會在黎明之門參與彌撒及祈禱。
慈悲耶穌畫像在黎明之門側面的一扇窗上公開展示
首幅慈悲耶穌畫像在19346月繪成,193542628日,在舉行救贖聖年結束的三日慶典中,畫像首次在黎明之門側面的一扇窗上公開展示。426,二萬人聚集參禮。蘇布高神父在彌撒中講道時,聖傅天娜修女看到畫像中的耶穌活動起來,光芒穿透所有參禮者的心。(日記417)
聖母是上天之門,因為她帶來了降生人間的慈悲救主。黎明之門的聖母畫像,聖母一臉溫柔慈祥,溫暖的雙手似將所有兒女合抱懷中。倚靠著她——天主慈悲的分施者,我們永遠得享晨光的和煦與希望。
Bernadette Lam

(圖文轉載或引用,請注明出處:藍色日報/ BlueDaily如需圖片轉用,請勿增刪或修改。謝謝合作)


「天主慈悲的花果JuT(耶穌,我信賴)」        
我們這時代的聖人——悲宗徒的故事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